即将到来的这个假期,我想最忙的就是\"AI机器人\",因为\"科技游\"实在是太\"火\"了。9月29日,国新办举行\"高质量完成‘十四五’规划\"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,介绍\"十四五\"时期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成就。文化和旅游部透露,下一步,将坚持以文化创意、科技创新、产业融合激发新发展动能,持续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,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。
相信大家都有这个感受,近几年,文旅产业的\"科技感\"明显增强了。譬如,很多景区推出AI机器人导览员,为游客提供景点讲解、特色表演;泰山、黄山等景区引入登山助力外骨骼设备,帮助游客更加轻松地饱览山河美景,受到广泛的欢迎。眼看\"十一\"假期即将到来,\"科技游\"依旧会是假期出游的一大亮点。最近几天,各大景区机器人开始\"当家\",比如在千年古刹潭柘寺,机器狗穿梭于古朴的殿宇楼阁之间,不仅能运输物资,还能与游客趣味互动;百花山景区引入智能登山外骨骼机器人,帮助游客轻松登顶。
当然,还有很多科技展,大家不仅要图热闹,还想探\"门道\"。以中国天眼景区为例,许多场馆让游客在模拟操作与VR观星中,充分感受科技与自然的交融。有专家预测,从全年来看,预计智慧旅游对整个旅游经济的体量占比可能会超过1/3。在本场新闻发布会上,文化和旅游部相关负责人介绍,近年来,大力发展智慧旅游,加强技术创新与应用,智慧景区、度假区、街区建设加快推进,36个智慧旅游解决方案、39个智慧旅游适老化典型案例、42个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参考借鉴,各地积极探索科技赋能旅游产品新路径。
\"科技+文旅\"新场景为何火了?我认为有三点原因。
首先,从\"上天入地\"到\"钻山探海\",\"中国制造\"的进阶之路有目共睹。一批\"大国重器\"逐步走进大众视野,成为热门打卡地标。在AI、VR、5G等技术赋能下,这些国之重器以更直观贴近的方式走近观众——既清晰呈现出中国顶尖技术的硬实力,也让国人的民族自豪感一次次被点燃。其次,现在的孩子们是伴随着科技长大的一代,对科技感的产品有着很浓厚的兴趣,这几年\"研学游\"火热就是很有力地见证。数据显示,2025暑期全国科技馆接待超3000万人次。
最后,我想科技游的本质是科技发展硬实力、文旅行业软实力的\"双向奔赴\",公共服务则是关键桥梁。从景区智能导览系统到无障碍设施覆盖,再到专业科普志愿者驻场,这些细致入微的服务既能够保障游客体验的流畅度,更能让更多群体深度参与这场科技文旅盛宴。
怎么样,假期要来了,就犒劳自己一次充满未知的\"科技游\"体验吧?相信一定会收获一份很有分量的假期记忆!
申宝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